初三抑郁休学一年可以留级吗
青少年出现抑郁成普遍现象
不少家长给孩子开抑郁症诊断证明
“这所学校虽然不在杭州,但事情是真实存在的,事实上,青少年出现抑郁状态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应该引起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的重视。”骆宏呼吁。
从过去门诊偶尔遇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到现在成为普遍现象,在骆宏看来,青少年抑郁状态越来越高发,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和耐力在下降,不少学生似乎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此外,学校的教育机制、父母的观念、孩子自身的心理素质等问题,也成为危险诱因。”
昨天下午,骆宏博士的专家门诊就来了这样一对母女。女孩小玲(化名),开学就是名初三学生了,开学第一天,小玲一会说身体不舒服,一会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任凭父母怎么劝说,就是不肯去上学。
鉴于之前小玲就出现过焦虑抑郁的情绪状态,小玲妈妈实在没办法,在老师的建议下,好说歹说把小玲“哄”到医院,寻求骆宏博士的帮助,并提出能否给孩子开张抑郁症的诊断证明,让孩子休学一年,留个级。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交流,骆宏没有马上给小玲开诊断证明,而是跟小玲妈妈沟通,继续带孩子来门诊就诊。
“孩子第一次到我的门诊来,只跟孩子接触半个小时,我不会轻易下结论。通常情况下,如果经过三次以上的门诊治疗,通过和孩子接触,发现确实符合抑郁症的情况,我才会开具诊断证明。”骆宏表示。
上午来看抑郁症状的
25个患者里青少年占了6位
临近开学,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情感障碍科主任谭忠林博士的抑郁症门诊,迎来了18岁以下(含18岁)的青少年患者就诊小高峰。
昨天上午半天门诊,因为抑郁状态来就诊的25个患者中,青少年患者占了6位。和三年前同时间段门诊相比较,数字翻了一倍。
谭主任说,从青少年患者的病情来说,假期是他们情绪相对平稳的时段,一些患者服药的剂量也会减少。但临近开学,或者考试前后,情绪问题就会比较明显。
上个星期,新初三女生娜娜(化名),在家人的陪同下找到谭主任。
娜娜从小成绩不错,小时候聪明活泼开朗,是家长的骄傲,父母对她也关爱有加。但自从初二娜娜来了生理周期以后,就开始出现情绪波动。经常失眠睡不着、抑郁焦虑、郁郁寡欢。这期间,家人带娜娜看了专业医生,一直在治疗,情绪控制得还算稳定,偶尔会请假在家,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的。
转眼开学就要读初三了,开学前一个星期,娜娜开始失眠。父母一提到开学她就紧张,晚上做梦老梦到完不成作业,考试没考好,成绩不理想,经常在睡梦中哭醒。
她的情绪变得暴躁易怒,父母一句话惹得她不开心,她立马翻脸。用她父母的话说,就像是一只暴怒的老虎,谁都惹不得。
在诊室里,娜娜也表现得情绪低落,一旁的父母小心翼翼看着她的脸色说话。
考虑到娜娜的年龄,经过一些心理评估和抑郁诊断评分,她被诊断为混合型焦虑抑郁障碍,其中抑郁的表现非常突出。
目前,娜娜开始接受家庭治疗,娜娜的父母也在治疗师的建议下,做一些调整、适应和改变。
对于娜娜出现的情绪问题,谭主任分析,主要跟她的内分泌,以及处于青春期有关。“抑郁症的发生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可能跟基因、内分泌、生理周期都有关系。外因则跟生活事件的刺激、学校环境以及成长环境等因素相关。”
有抑郁情绪的孩子越来越低龄化
不少小学高段家长来电咨询
杭州市中小学生心理热线开办30年,每周一到周五,全市有近30位专职心理教师轮流接听热线。其中一位冯老师说,从她接热线的情况看,小学高段的孩子,有抑郁情绪的越来越多了。
记者采访几位初高中的心理老师,大家的感受和冯老师一致:有抑郁情绪的孩子在增加,而且低龄化越来越明显。
冯老师说:“前段时间,有个五年级家长打电话来,开始是请教孩子学习拖拉怎么办。后来说明,孩子不肯上学,躲在家里,厌学,情绪差。这个孩子就是有抑郁情绪的。有时候感觉厌学和抑郁好像一对孪生兄弟,总是形影不离。不过,也有因为早恋问题等引起。”
一所公办初中的心理老师吴老师说,每年学校都进行心理普查,全校五六百人,大约15个孩子有抑郁情绪。
“有个小姑娘曾和我说,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想用小刀割自己。情绪控制是不少人的难题。”吴老师说,情绪控制是需要训练的,就像游泳一样,即使知道方法,也不代表一定会游。就算掌握了情绪控制的方法,还要经过不断训练,才能更好。
学会情绪控制外,冯老师建议走进大自然,好好运动,把精力消耗在运动上。她认识一个初二女生,很要强,成绩忽上忽下后,有了情绪问题,开始吃药,后休学一年。
“后来,爸爸带着她,去旅游,报了各种体育运动的班。一年里,都在锻炼身体,旅游放松,学习摄影,接触大自然。生活很有乐趣,不再是单一的。后来,孩子情绪慢慢正常了,重回校园。”
学业压力是其中一个诱因
家庭低表达的情感输出会造成青少年情感缺失
吴老师说:“一提及情绪问题,家长和社会会认为是学习压力过大,但其实,学业压力只是情绪问题无数诱因中的一个。很多时候,家庭因素更重要。”
举个例子,一座没有造得很坚固的房子,如果一辈子没有遇到十级台风,那么安稳度过;如果遇到了台风,很可能就塌了。
“造房子是个比方,是指在孩子6岁以前、青春期等敏感期,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带给孩子的安全感等,以及孩子整个内心世界的构建。小时候学走路摔跤,孩子哭了,家长说没事,鼓励他自己站起来,那么他就会明白,摔一下没关系;如果家长一脸厌恶,说怎么又摔跤,带给孩子的感受就不太好了。从小到大,所有的事件都在影响着内心世界的构建,这也是一个人人格的形成。”
一所高中的心理老师王老师就曾碰到过一个高一男生,初二时在医院确诊了抑郁症,后来还休学一年。王老师说,这个孩子抑郁的原因不是学习压力,而是父母关系不好。不过,得知孩子的问题后,父母都很关注,一起帮助孩子。在医院积极治疗,平时在学校常咨询,最终情绪状态稳定,高考后进了一所985高校。
吴老师说,很多孩子有了情绪问题,但家长却不承认,觉得孩子不开心,过几天就好了。 “其实,不少孩子需要看医生做专业治疗。心理教育的路,还有很长一段要走。”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疾病早期干预科副主任医师王奕權也认同吴老师的说法。王奕權说,很多时候,家庭低表达的情感输出,会造成青少年情感脆弱缺失,压抑的情绪无法及时交流及时释放,久而久之,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
不要盲目给孩子办休学
给孩子更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空间
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早期干预专家,王奕權每天都会接触一些有情绪问题的青少年患者,同样也会碰到为此来给孩子开诊断证明准备休学的家长。
对此,王奕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休学是万不得已的选择。家长应该给有困难的孩子更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空间。”
王奕權说,很多家长只顾头不顾尾,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后,急着办休学,往往没有意识到,接下去的问题会更复杂。“比如孩子比同龄人低了一年级,要重新适应新的环境,有新的同学要打交道,他能不能适应这种落差?这些都是家长要深思熟虑的问题。没有把问题系统考虑清楚之前,不要轻易替孩子做出决定。”
“当然,如果孩子确诊抑郁症,情况比较严重的,我们也会建议孩子休学缓缓,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好好治疗,情况好转后再重新返校。”
初三抑郁 休学的后果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说法,但可以肯定压力是诱发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抑郁症患病率大概在3%-5%之间,但也有报道称超过6%。
抑郁症的表现为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小张就读于上海某顶级初中,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小张在初二上半学期曾经向父母提出转学,顶级初中名校,别人想进都进不了,退学自然遭到父母的反对。
她咬牙坚持了一年,最后承受不了压力,患了抑郁症,被迫休学一年治疗。比较幸运的是,小张的治疗效果不错,恢复得也比较快,经过一年不到的时间,病情已经得到完全的控制。
然而,接下来,无论是小张还是其父母都面临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那就是去哪里继续念完初中?
小张的学籍依然是在那所顶级的初中,一个选择是继续回原学校读初三,另外一个选择是转学去其他学校就读,两种选择都是各有利弊。
l 去顶级初中,是否能够承受得住压力
原来小张就是因为承受不住顶级初中的压力才抑郁的,如果回到原来学校,必然会重新面对学习的压力。一旦承受不住压力,后果不堪设想。
尽管小张在病情好转的下半年已经把初三的课程大致扫了一遍,但是否能够应付该校的学习谁也说不清楚。
可以肯定的是,该校无论是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还是作业量,对正常的学生来说,都有很大压力,对小张就更不用说了。
唯一的好处是,读该校只要成绩保持中等以上(小张以前的水平),无论是自招或者裸考,进入市重点高中并没有什么难度。
l 转学去其他学校,意味着放弃考大学的机会
如果转校去普通学校,那么可以肯定,中考几乎没有可能进好的市重点中学。这也意味着最多只能进普通高中,以普高的升学率,最后能进个一本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这个结果别说是小张父母,即使是小张本人都难以接受。她是一路优秀上来的学生,心气也是相当高,211已经是她的底线了。
因为小张抑郁休学的原因,原则上她只能去原校就读或者直接转到对口的初中,其他学校一般不会接受她就读。顶级初中或者对口初中,二者必须选一,没有其他选择。
很清楚,转到对口初中,压力肯定没这么大,但基本上也就没有了上升空间。
小张的这次发病,把她父母吓得不轻。和女儿的健康比起来,上大学根本算不了什么。他们建议直接去对口初中就读,上不上大学以后再说。
但这次小张依然是站在父母的对立面,她希望能过回到原来学校就读,原因很简单,她依然想上大学 ,甚至想上好的大学。
今年9月,小张回到了原来的学校,继续了她的学业,到目前为止,一切都比较正常,并没有任何意外发生。小张的期中考试成绩也基本位于班级的中游水平,和她原来的相差不大。
这个选择,是小张和父母共同商量的结果,主要是小张的意见,其父母只有一个要求,一旦承受不住压力,马上转学。
但事实上,这个选择的风险非常大,这个风险并不仅在初三一年,而是在高中。如果没有太大意外,小张应该能够考进较好的市重点高中。
高中的学习压力和初中完全不同,高中的学习无论是课程还是难度都不是初中可以比拟的,尤其是那些市重点高中更是如此。
初三这年,小张自己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大概率是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的,但她是否能够承受重点高中的学习压力,这个完全无法保证。
而一旦承受不住压力,再次发病,那后果非常严重。抑郁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非常容易复发,大概有75%左右的患者多次复发。
复发后再次治愈的机会就很小了,一般三次复发后的患者基本都不能停药,需要终身治疗。
因此,小张的选择风险非常大,而且这个风险根本不可控。对于已经发病过一次的她来说,这个选择并不明智。
特别是她做出这个选择后,她的父母非常紧张,时刻关注着她的情绪和各种反应,心理负担也是非常重,要说这种紧张的心态对小张完全没有影响那显然也不现实。
对于任何人来说,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拿健康去赌未来不是什么好主意,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张的选择并不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