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工资待遇标准
1、新疆,正科级公务员,28年工龄,一年就10万左右。
2、福建,我外甥第一年基层派出所,工资加别补贴到手还有5000。
3、甘肃正科,工龄28年。每年全部收入10万左右。
4、上海,体制内的,街道非盈利事业单位,去年加上公积金到手15万。
5、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一位乡镇公务员,一级科员的工资,打卡5956.02,公积金1580。
6、贵州,本人乡镇实职副科,目前6200+。
7、江西,二级主任科员,5200,双边公积金才1370。
8、山东某县城公务员,2017正科,目前实职二级,到手工资5500出头,车补650,外加13个月工资6000左右,年底考核5000左右。无其他收入。不扣的话到手每个月是7000,算上其他的每月8000左右。
9、云南,事业技术岗位,十多年。没有见过车补,也没有年终奖,一年到手7万。
10、湖南湘潭是一般地市,科员每年到手6万左右。
11、我儿子在北京工作,211本985硕,2020年考入某部委公务员,转正后月入7000多,没有年终奖,工作忙到你怀疑人生。
12、我是北京公务员,今年上班27年了,月工资加一起9320。
考试都考什么科目和内容
公务员笔试考两科:行测和申论。
行测包括5大模块:常识、数量、资料、言语、判断。
申论考的题型基本上都是这几类: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写作等。
考公的路真的很枯燥,很难坚持,所以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经验,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小伙伴少走弯路,早日上岸。
本人也是从一开始对考公不屑一顾,毕业后总想去北上广拼搏一番,月薪怎么也得拿个1w+,不像小县城里的公务员,每月到手的工资不到5k。
毕业之后不顾家人的劝阻,义无反顾的去了上海。每天上下班做地铁、再转公交,光在路上就要耽搁3个多小时,还要看领导的眼色,干不好就得挨批,压力山大。上六休一,节假日还经常加班,每天像个陀螺一样不停的转。
看到身边的小伙伴有的当上了公务员,有的是老师,老师就不说了寒暑假铁定的假期,公务员春节假期+年休+探亲假加起来也足足有28天,经常看到他们的朋友圈发的都是旅游的照片,是真的慕了。
经过1年在外的打拼,遭受社会的毒打,我的想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心只想上岸过上安稳的生活。
现在考公真的越来越难了!不过掌握正确的备考方向和方法,选对了岗位,制定好计划,上岸还是有可能的。
一、什么时候开始复习?
如果是准备参加23年的国考,现在就可以开始准备了;如果是想参加省考,那就要看你们省往年都是在什么时候考试的,提前2-3个月开始去准备就行。
不要等报名公告,职位表什么的,这些出来再去复习就晚了,一般考前一个月这些东西才会发。
当然,也不要准备的太早,说实话,我并不赞同有些人说考公要准备半年一遍的说法,因为长期备考真的消磨意志,越拖越拉胯。
公考备考3个半月已经是我感觉最大的极限了!
当然了,我这只是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改变备考的时间安排。
二、复习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我是觉得一本教材+一个网课+一份历年真题就行
教材我用的是华图的模块宝典和粉笔的申论的规矩,但复习的时候就大致的翻了翻,了解了一下题型的考察方向,就放一边了,毕竟教材真的很厚。
主要时间都是用在听阿甘上岸说上了,不管是行测和申论的内容,讲的都非常的系统且实用,考公人手一份。
我在把行测基础知识先跟着老师过了一遍之后,就重点去听阿甘讲行测技巧了,给我的感觉就是各种做题技巧他讲的真的很绝!就拿数量关系这块来说,记住老师讲的排除法,锁定关键词等技巧,直接往题里面套就可以了。
还有图推这块,把他讲的规律都记住,有的题一眼就能看出正确答案。等把课上讲的东西都学到手之后,我再去练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认真听行测高分真的不难!
在听申论这一科时,阿甘是结合着真题直接就告诉我每个题型考察的方向、如何去答题、怎么找点等等,全程都是奔着拿高分去讲的。
我一般都会在听老师讲之前先暂停自己思考答一遍,然后听老师的分析,按照阿甘讲的论证方法去做题,条理就特别的清晰!一轮课程下来,再加上有时我会去做真题训练,申论成绩也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提高!
三、笔试部分备考计划
一定要做备考计划!非常重要!我刚开始复习的考时候,就自己看书刷题,也没有听课,完全没有制定学习计划,自己也不知道学习重点在哪,自己去做题时,10道题能错一半,效率是超级的低。
后来我就自己做了一个详细的时间计划表:题量、考试时间都一目了然,详细到每周每日该学什么。
重点是后续学习主要就分成三大块:
第一步:看书+听课,积累知识点
这部分是最基础的,但是也是最关键的,就跟建房子是一个道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部分也是我走最多弯路的地方。刚开始复习时我一口气买了几大模块的书,埋头看书,光是看完这些书差不多都要1个多月的时间,后面刷题的时间就非常的少。
其次是我事后复盘的时候,觉得看书对我来说真的是很低效的,看一遍书真的就只是看了个大概,具体的知识点都没有掌握的很好,很多做题的时候要么记不牢,要么就不会。
后面我有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把阿甘刷了一遍,边听边记笔记。很多看书很枯燥的知识点,都讲的很生动有趣,理解起来就很容易。
第二步:按时完成计划上的任务
这里千万要注意,不要一上来就刷真题的套题,真题是练一套少一套,真题最好是留在最后冲刺阶段。
平时我都习惯用微信小程序来刷题,就很方便,上下班坐车这些碎片时间都可以刷题。而且小程序刷题,错题不需要自己统计记录,直接在错题里面就有,最好就是每周都去把错题重做一遍,看自己还会不会再做错,一定要做到完全攻克错题,直到掌握这个知识点为止。
模块刷题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训练做题速度,行测平均不到一分钟就要做出来一题,在考试的时候时间不够用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平时一定要多刷模块题,把做题速度提上去,刷题也是对知识点的检验,还能巩固一下知识点。
第三部分:模拟考试练习
临考前还有3个星期的时间我才开始去做的真题,先把自己考的地区往年的考试真题刷完,时间多的话,再去刷别的省的考试真题,最近2、3年的就行,时间太远了参考意义不是很大。
刷真题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和要求去做,空出来一整段的时间,定个闹钟,可以提前熟悉考试的紧张状态,千万不要再像模块刷题那样,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刷题,这样就是在浪费真题。很多小伙伴就是平时感觉都还不错,考试的时候心态不好就没考好。
最后要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去涂卡,养成这个习惯。
每做完一套真题卷之后一定要认真对答案,把错的题记下来,做一个试卷分析。看自己每个模块的正确率,正确率低的模块一定要去加强练习。
一般来说,备考时间分配大致就是第一个月打基础,第二个月是冲刺阶段,考前一个月就用来复盘,到了考场绝对是妥妥的!!
四、面试必须要知道的事!
1.面试都有哪些形式?
这个招录公告上面都能看到,有无领导小组、结构化、半结构化这几种形式。
我面试的时候是结构化面试的,题目设置、评分标准、整个流程都是固定的,在同一个考场的所有人答的题目都是一样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比对手的答题内容新颖、更贴合考官们的心理了,这个是需要练习的,不是只靠嘴说说就行的。
2.面试的详细流程。
抽签——到达候考室之后需要抽签决定后面的答题序。
候考——候考的时候不要傻傻的等着,也不要和别人一直唠嗑!看几个素材:想一下会出什么题,该如何回答,让自己提前进入考试状态。
进场——进场之后考官会读一段导语:恭喜你通过笔试,进入面试,接下来来... 最重要的是听清楚要答几道题,用多长时间,千万别紧张!集中精力就好了!
答题——就把平时练习的状态拿出来好好答题就行了!答题过程中出现轻微卡壳不用担心,自然的说完自己的答题内容就行。
3.面试都有哪些题型
总体来说就三大类,综台分析、应急应变、组织计划,综台分析题重考察我们的知识储备,对于这类问题,古今中外都可以谈,只要说的有道理就行了,重在展示自身的能力:组织计划、应急应变题主要考察我们的实践能力,做事稳妥性,不能天马行空。
如果到了面试这部分,可以问问身边上岸的朋友。我自己是面试准备了一周左右,因为报的网课也有面试这部分的内容,所以我就只听了网课+网上查了一些往年的面试题。
要点就是开朗大方,不要紧张,不要说话结结巴巴,不然会感觉你在死记硬背,可以回答慢一点,但是一定要流畅,在脑海里面过一遍再说出来,在家里的时候可以找家人模拟练习面试。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内容一样吗?
肯定不一样啊,首先难度上就不一样,公务员考试要比事业单位考试难一些,再一个就是考试内容也不以一样,公务员就考申论和行测,事业单位考公基、职测、综应还有和岗位相关的一些专业知识,公务员的行测和事业单位的职测还是很像的。
相对于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算简单的了,可以说公务员没有三个月以上的备考期很难打下来,事业单位就不一样啦,两个月拿下事业单位笔试不是问题。
如果你想要考事业单位,就用心看完我这篇经验分享,我是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成功上岸,内容干货满满。
一、事业单位考试内容
事业单位考试分为两个阶段,一阶段是笔试,二阶段是面试。这个和公务员考试一样,都要经过笔试和面试两轮筛选。
事业单位的笔试一般会考《公共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测验》,职测和公考的行测差不多,公考的题量比较多,题型难度会高一点。
事业单位的考试当中还会有一定的专业课目考试。专业考试是根据各个岗位的需要而定,没有统一。
面试有结构化面试,有些地方也会采用无领导小组模式。事业单位确切的考试内容,需要根据招考公告和所报职位的要求来确定。
事业单位的考试都离不了公基这一门,公基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法律以及哲学管理人文地理等知识点,其中大量的知识点都是需要记忆的,哲学和法律部分需要理解着去记忆,其实考察的内容并不难,关键就是多,重点就是看你怎么去记了。
二、事业单位报考的注意事项(很重要)
报考建议:专技岗>管理岗>工勤岗
1. 管理岗:三不限的岗位比较多,机会多,但是报考人数也多,竞争压力相对大一点。
工勤岗:不能专公,不能参干,不能提拔,限制太多了,就算考上了,发展空间并不是很理想,工资也是最低的,慎选!
专技岗:专业性强,需要专业人才,专业限制相对比较严格。
2. 根据自身条件选岗位,有一些岗位会需要有基层工作经验的,有一些会要求是党员,有一些有专业限制的,还有一些有特殊限制的等等,选岗前一定要看清楚条件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报考。
3. 工作地区。事业单位都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报考的地区很重要,一旦上岸可能就要在这个地方长期生活和工作,之后再想要调回离家近的单位就很麻烦,免不了会要再考一次,所以在报考的时候就尽量做到一次到位。
4. 乡镇单位慎选。先不说乡镇单位的福利待遇什么的不及市级和省级,条件稍微有点落后,就连开展一些日常的工作都会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往上升的几率也不大。
三、如何备考公基
1. 备考资料:中公教材+秦叶事考红宝课+中公专项6000真题+粉笔APP
第一轮:打基础(时间控制在20天左右)
中公的教材把各个知识点都罗列的很清楚,重难点也都做了标注,对每个知识点也都有很详细的解答,基础阶段的前两天我先看了一遍教材,看知识点都有什么,考哪些方面,让自己心里有一个大概的方向,在后面的学习当中应该重点学习哪一方面。刚开始看教材的时候脑子也是懵懵的,看到那么多知识点都需要背,第一反应就是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必备的课文也不过如此了吧,直击内心。
好在我有秦叶事考红宝课,老师能把公基零碎的知识点整理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很清晰,一章节内容听完其实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难记,老师在讲法律部分的时候,会把案例带入到知识点里面,我在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能联想到这个案例,很轻松的就能把知识点给顺下来。
另外,老师每次在进行新的内容之前还会带我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重要知识点,进行一个二次巩固。听课的同时我也会把重点内容做笔记,课后做教材后面的练习题检验一下自己知识点掌握的如何。
短短半个月多一点,公基的知识点我记的就差不多了,记忆过程还是挺轻松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这个阶段的提升还是蛮大的。
第二轮:刷题(15天)
中公的这套6000题里面各种题型都有,挺全面的,答案解析也都很详细,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的刷题需求,可能还会做不完。
我是根据模块做的,先做分值占比比较大的政治、法律、经济部分,这三个模块的题刷的差不多了,再进行其他模块。
刷题就是对知识点检验的过程,在刷题中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短板,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刷题当中的错题我就整理在专门的错题本上,每隔两天我就会回顾一下,把长出错的题型和知识点好好看一看,再找几道同类型的题练练。
我平时在等车和坐车的时间也会用到粉笔APP来刷题,就很方便,这个过程我还能刷个几十道呢,它里面还有一些模拟考试,是我在备考期间最常用的一个刷题软件。
第三轮:真题(7天)
这个阶段就是刷真题,刷真题,还是刷真题!
中公的真题卷还是挺全的,我做的是近五年的真题卷,每天做一套保持手感,前两天就是放飞自我的去写,体验一下做真题卷的感受
之后我就按照考试的时间来做了,提前让自己适应考试,把握好答题节奏,才能在考试当中高效的完成答题。
四、公基的各个模块如何学习
1. 法律部分:这一部分占的分值很大,需要重点去学习。跟着秦叶巧妙的记专业名词,避免出现概念混淆的问题。学习这部分需要结合实际,多联想真实案例,一般的考法都是出一个现实的例子,让你判断是什么情况,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把知识点记牢,还需要去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
2. 政治部分:政治分为时政、马哲、中特、道德几部分。马哲和中特是大学的必修课程,应该不难理解,概念性内容,主要记一些重要的理论。
3. 时政部分:时政也占有很重要的分值,每天都要积累,多关注一些重要的会议和重大事件,我平时会关注人民日报,吃饭的时候看看新闻联播,每天看半个小时,也能积累不少东西。
4. 管理部分:这一部分为管理学基本原理、行政管理、事业单位相关政策三部分,一般这部分分值不高,挑重点内容记,像事业单位相关政策在管理部分就是比较重要的。这一部分我在做题时会经常遇到一些没见过的知识点,顺手就会记下来。
5. 经济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部分还是要理解着去背。
6. 公文部分:熟记公文要求,可以去网上找找各机关单位的红头文件,看看他们的格式到底是什么样的,看图有利于帮助自己理解。
7. 常识:这个主要看平时的积累,不是备考期间的积累,备考短短两个月不到常识部分是很难拿下的,不建议花时间在这上面,而且分值也不高,简单看看就可以了。
最后,心态很重要,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备考期间注意劳逸结合,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天给自己加油打气,希望每一个努力备考的小伙伴都能尽快上岸。